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前的一年,内地体育用品股已炒作一番,及至京奥临近,股价已从高位回吐,而奥运过后即遇上百年难逢的金融海啸,相关股份随市大幅回吐。2012年伦敦奥运本周五(27日)开幕,本港市面奥运气氛平淡,股票市场炒作体品股热潮更是似有还无,归根究底,当前整个行业充满重重结构性问题未解,股价难有基本因素支持炒上「动弹不得」。
李宁(02331)早于2004年进军「股坛」在港上市,其他同业,大多均于京奥前1至2年内上巿。2008年9月雷曼爆煲,金融海啸一浪打过来,几乎所有体品股「全军覆没」,可谓全线「潜水」,暂只有龙头李宁仍然「浮水」。
*国际品牌加入战团,本地姜吸引力减*
近年国内不少体育用品品牌冒起,市场竞争愈趋激烈,行销策略各走两极。当中有公司不惜打「价格战」争销量,虽然表面风光,但毛利率受压,实际利钱远逊预期。相反,亦有品牌深明以量取胜并非长远良策,如李宁亦渐将其品牌定位提升,推出不少定价较高高瑞的产品,冀获取较高毛利率。
国内经济急速增长,人民消费能力大增,不少国际运动品牌亦对此「肥猪肉」虎视眈眈,冀在中国内地市场分一杯羹,令行内「混战」升级。最近有研究预料,Nike及Adidas于中国内地的市占率将于2013年提升至28%,虽本土品牌推同类产品,但因形象稍逊一筹,纵使产品质量相近,价钱亦难跟贴对手。在此两难局面,对一线本土品牌的影响最大,其中李宁及中动向(03818)相继发盈警,业绩见倒退。
*减慢开设销售点速度,减少内销依赖*
近年中央积极推动内需,冀借刺激消费,摆脱外围带来的疲势。零售股为争取销售额,以增加零售点及分店为手段,惟经营规模急速膨涨,成本亦上升。多间企业现有意逐步缩减门巿规模,其中安踏(02020)于2010年新店958间、去年则降至只有229间,而今年仅计划新增最少为22家,最多亦只有222家。李宁的未来5大策略中,缩减门店网路规模已成其中一大目标。匹克(01968)于控制门巿数目上最为积极,拟将经营零售网点由去年底7806个减至7000个;同时,其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,期望将中国内地及国外销售占90﹒1%及9﹒9%之比例缩窄,减少对内销之依赖。
*存货问题频临爆煲,出资回购压毛利*
体育用品面对周期性问题亦不容忽视,近年存仓问题日趋恶化,长期以回购方式以消化库存,问题终频临「爆煲」边沿。上述问题将料致行业下半年毛利率持续下跌,个别公司深明单靠大增分店难解决问题,故计划进行行业整合,惟问题令企业前境两难,短期难见好转。
特步(01368)主席丁水波曾公开指出,零售终端存货积压已于去年见顶,今年将是品牌商最艰苦的一年,冀2013年方恢复正常;该公司继续以新货向经销商换滞销旧货,变相进行回购行动。中动向亦有存货过剩之患,去年购回约14﹒5亿人币之存货,另因产品折扣提高,料中期收入大挫三成,并指公仍被该问题所困。
*环球经济疲弱,订单会成绩强差人意*
适逢伦敦奥运年,巿场预料奥运热本可令体育用品需求大幅上升,惟早前多间公司举行之订单会中,数季度订单表现远逊预期,令人失望。瑞银料安踏全年订货额按年高单位数下跌,反映行业仍未复苏。
巿传李宁斥廿亿元(人民币。下同),以天价夺得5年的大陆职业篮球联盟(CBA)赞助商合约,虽该公司曾于早前澄清并未落实协议,但已惹来市场关注,皆因李宁于去年净赚仅3﹒85亿元,若仍计划以平均每年4亿元赞助CBA,令巿场担心斥巨资作赞助宣传,成效是否显著。该公司于早前公布开源节流计划,望节省成本、提升盈利表现,惟该宣传计划花费不少,反令多间券商表示直斥计划目的本末倒置。
据内地媒体报道,匹克与耐克(Nike)等竞遂美国NBA新晋蓝球明星林书豪为代言人,虽暂未知花落谁家,但匹克CEO许志华称现时还「一切都有可能」,暗示该品牌尚未放弃争夺,出价惹巿场关注。
*民企危机频洗仓,高层「执位」望翻身*
近年民企经常爆出管治、财务或经营问题,往往成研究报告之攻击对像,而由多间民企组成的体育用品板块,不少公司于过去一年间,惨成「洗仓」目标。
其中有公司致力改善行政管治,当中李宁宣布高层「大执位」,于7月初公布引入私募基金TPG合伙人金珍君加入为执行副主席,负责内部事务及营运;而董事长李宁「出山」,专责对外事务,目标直指未来发展上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可见其改革决心。